從鐵路或國道進入集集、車埕觀光線,名間鄉是必經要道,遊走名間鄉最常見的風景,就是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茶園;尤以銜接南投市、田中鎮的150、139乙縣道最為壯觀,蓬勃生氣為名間鄉贏得茶鄉美名。
139乙縣道上的「桂花森林」,由86棵百年桂花搭起綠色舞台,小黃花密密麻麻開滿枝椏;漫步於桂花隧道或閒坐其中品嘗冰糖、麥芽、桂花熬煮的「桂花蜜茶」(80元)、「桂花鬆餅」(100元),天然花香味摩娑鼻尖,把我推進SPA的舒活情緒。
|
|
|
|
|
|
|
|
|
騎乘在綿延的綠色隧道上,就連呼吸都多了幾分輕鬆快意! |
|
|
|
集集綠色饗宴 魅力上演
2008年1月底前遊名間鄉,不只有經年不變的綠色風景,還有一場季節限定的金色風暴在延燒,因向日葵、油菜花搖曳於鄉內的萬丹村,染黃了投25鄉道;這一抹黃顏色逼近萬丹宮時最招搖,綿延10餘公頃,風吹花動間釋放懾人魅力! 撫慰人心的綠意與挑逗視覺的花海同樣在集集上演。60餘年的老樟樹交織出經典綠色隧道,鐵支路從旁畫過,成了單車逍遙遊、追火車、賞火車的最佳路徑,沿線還有零星的向日葵花田妝點;親身經歷這段人在畫中遊的悠閒意境,我終於明白綠色隧道的名聲為何可如此響亮。 不過,集集的觀光資源可不是搭火車、騎單車這麼簡單而已,標高1392公尺的集集大山,開車即能輕易征服;順著逶迆山路往上,視野隨著高度爬升愈趨開闊,來到半山腰的觀景台,濁水溪兩岸的集集、鹿谷村舍、象山、獅山等峰群在眼前交錯,抵達山頂時,景色換上了日月潭與水社大山。半途還有一座隱密的「萬山洞」,據說名叫杜萬山的人曾在此天然岩洞隱居,如今人去樓空,唯留黝黑的山洞與傳說亙古流傳。 山腳下的「台灣水資源館」,視野有別於集集大山遠眺景致,頂樓是咖啡館也是開放的公共區域,放眼望去集集攔河堰、青山、街渠與交通要道近在眼前;儘管如此,氣氛依舊寧靜,這要歸功於攔河堰、引水渠道將景色拉進眼底,又把喧囂排於碧水之外。
|
|
|
|
|
|
|
|
|
從明潭發電廠俯瞰車埕村,有如一座遺落山坳處的世外桃源。 |
|
|
|
車埕青山綠水 交織美色
青山綠水相逢的景色,來到集集鐵支路線終點的車埕更是一絕,擁有杉木池與明潭發電廠等宜人水色,從發電廠俯瞰,車埕全貌盡收眼底,叢聚於山壑間的民居,恬靜如世外桃源。這處小而美的村落是日治時期的伐木據點,杉木池用來浸泡木材,一旁具有和風特色的遊客中心,是工人品茗休息、木材買賣洽公的角落,當年的木材廠整修中,但從外觀已能回顧舊風韻。 車埕、水資源館豐富了旅遊,DIY更讓旅遊變得有趣,「集香食品」車票餅將香蕉、梅子、鳳梨等南投特產結合集集火車意象,且還能動手製作糕餅,在搓、揉、壓模與撲鼻香氣中享受親子時光。
|
|
|
|
|
|
|
|
|
火車由綠色隧道呼嘯而過的景色,是集集膾炙人心的經典風景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集集車站是觀光客必朝聖的點,站內火車頭、軌道滿足獵景欲望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火車頭內藏7個車票餅(1組╱200元),有吃又有玩,教人愛不釋手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由名間鄉進入集集前,可見921震災紀念鐵塔,提醒人們地震的可怕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鐵塔不遠處還有921紀念園地,保留彎曲變形的軌道,見證大自然反撲的爆發力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杉木池與遊客中心輝映出迷醉的和風味,為車埕村的古意再添一層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糅合桂花、冰糖、麥牙的桂花蜜茶與鬆餅,更進一步將香氣融入身體的脈動裡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集集大山半山腰的「萬山洞」,狹窄黝黑的石窟,真難想像曾有人在此修行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清香撲鼻的桂花,流淌著舒緩的香水味,忍不住湊近聞了再聞。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