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利時人每年平均吃掉10.7公斤的巧克力,僅次於全球之冠的瑞士(Switzerland)。為了體驗比利時的巧克力風情,我首站便來到布魯塞爾的大廣場(Grand Place);除了在花市旁淺嘗一口味道濃醇的巧克力蛋糕當下午茶,還在各大專賣店裡,邂逅了多款精緻且有著獨特造型的巧克力。
|
|
|
|
|
|
|
|
|
這盒有27款味道的旅遊禮盒「Boite Voyage」,擁有多樣化口味的巧克力。 |
|
|
|
特色巧克力 造型奇趣
布魯塞爾巧克力名店很多,但全國最有人氣的店舖是「Marcolini」。它雖然只有12年歷史,但目前已有17家分店,也進駐東京、巴黎及紐約等地。創始人Pierre Marcolini是做甜點的天才,多年來憑創意和技藝獲獎無數。我最推薦這盒有27款味道的旅遊禮盒「Boite Voyage」(18.5歐元,約830元台幣)。 此外,「Wittamer」店內,還有LV樣式的高跟鞋巧克力(約28歐元,約1270元台幣);而「The Chocolate Crown」也推出薯條造型的巧克力(Choco Frites),味道微甜,200克要8歐元(約360元台幣)。 若要講究創新,Laurent Gerbaud還將水果、乾果等加入黑巧克力,吃過的人都大讚口感新鮮,獲得不同的味蕾體驗。
|
|
|
|
|
|
|
|
|
「Wittamer」店內有賣LV樣式的高跟鞋巧克力,造型漂亮精緻。 |
|
|
|
巧克力館 探索歷史
除了布魯塞爾之外,風情小鎮布魯日(Bruges)的「Choco-Story巧克力博物館」,也值得一逛。它是2004年由Van Belle家族做統籌,找來當地巧克力生產商Belcolade資助,開辦這間以巧克力為題材的博物館。 館內最出色之處是內容及展示方法多樣化。樓高3層的建築,面積約800平方公尺的空間,分成3大主題,第一部分包括可可豆變成巧克力的過程、巧克力的歷史、品種及享用方法等。 第二部分是跟巧克力有關的骨董物品,及大師發揮創意的藝術展品。第三部分是動手製造比利時人發明的軟心果仁糖巧克力(Praline), 並有機會免費試吃,也可在紀念品店選購帶回家!
|
|
|
|
|
|
|
|
|
「Marcolini」巧克力在比利時廣受民眾喜愛。 |
|
|
|
美味秘方 名店採用
比利時有很多巧克力店無法處理可可豆的加工過程,因此會從優質的巧克力原料供應商取貨。而其中一間就是「Barry Callebaut」,它是全球最大的巧克力生產商及供應商。 著名的「Barry Callebaut」結集了全球三大巧克力生產國,包括比利時、法國及瑞士的美味秘方。比利時超過一半的巧克力店都曾使用他們的原材料,Godiva也不例外。
|
|
|
|
|
|
|
|
|
可愛的漫畫牆是比利時街頭的一大特色。 |
|
|
|
製作甜品 浪漫有趣
我們還參觀了可可豆貨倉、烘烤機器及巧克力漿等生產區,發現用機器研磨出的可可豆粉顆粒只有20微米(即0.02毫米),難怪做出來的巧克力特別幼滑細緻、口感濃郁芬芳。 來到比利時才發現,開巧克力店是很多人的夢想。很多家族經營的小店,都以祖傳的巧克力食譜生存下去,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巧克力。 來到阿登尼斯(Ardennes)小鎮的「Cyril」,這裡的店跟「Marcolini」截然不同,由磚塊砌成的牆和簡樸的裝修,有著濃厚的鄉村風味,老闆Yves的手指及圍裙沾滿了巧克力,就像鄰家叔叔一般親切。在店內學做巧克力時,Yves甚至還送給我一塊黑巧克力磚呢!
|
|
|
|
|
|
|
|
|
大廣場(Grand Place)是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著名觀光景點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小女孩手中拿的薯條造型巧克力(Choco Frites),是「The Chocolate Crown」今年新推出的產品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來自非洲加納的可可豆,也是工廠所用的原料。 |
|
|
|
|